9月20日上午7点半,2015北京马拉松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这项全程42.195公里的赛事共吸引了63118人预报名。按照30000人的数量限制,只有一半的人能如愿走向赛道,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还要靠抽签来过最终筛选。其实早在2014 年,无论是"The Color Run"彩色跑活动还是普通的马拉松赛事,报名的难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完成跑步比赛本身。 早在2013年,北京马拉松的总营收接近3000万元,当时的估值也达到了2.5亿元。据了解“10大国内最具品牌价值的体育赛事”评比中,第一名是中超,估值大概在6.5亿元、第二名是CBA,大概在3.5亿元;而北京马拉松估值2.5亿元,位居第六。 除了马拉松,各种主题跑、彩虹跑等路跑活动也在近年火爆异常,选手获得参赛的入场券往往比完成赛事更具难度。而在这些跑步运动的背后,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市场,谁在获利谁又在为之买单呢? 马拉松参与人数近80万,已翻番 2015北京马拉松是魏江雷跑过的第十九个全马。作为新浪高级副总裁,跟他一起完成比赛的是由十几人组成的新浪跑团。赛后,魏江雷向记者亮出了自己的装备单,Asics GT2000跑鞋加上速干短裤、压缩裤、运动腕表,还有印有公司logo的短袖T恤与帽子,总共的价格在3500块钱左右。在这些装备当中,他最注重的是能够减震的跑鞋和记录心率的腕表,这两项也占据了2600元的花费。而据他多年的跑步经验判断,即便不配备运动腕表,要想准备比较充分的话,也得投入大概800元。 15年前出于减肥的目的,魏江雷踏上了跑步之旅,并渐渐钟情起这项运动。他毫不顾忌向记者透露自己单纯的初衷,但现在更觉得跑步是个充满哲学的过程,“跑步是一种体育运动,是身体和教育合在一起,叫做体育。跑步是先通过运动塑造形体,通过塑造形体再塑造你的骨骼和肌肉,再塑造你的灵魂。”为了保持运动习惯,他几乎每天都会早起晨跑,每个月累计跑200公里。 同样完成长跑体验的,还有从杭州赶来的商人郭宏强。他告诉记者,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全马,但“天生腿快”的优势让自己跑在了前5000名的阵营之中。而陪同上阵的“小伙伴”也不少,从跑鞋到手套和眼镜,近10个装备花费约6000元人民币。他是今年3月份刚开始恋上跑步的,基于还是新手的原因,他特别看重装备的保护功能。按他的粗略估算,几个月在装备上的“倒腾”也达到了万元。 对郭宏强来说,这次奔跑的花费还不止在装备上。加上陪同进京的妻子,郭宏强需要准备2人的来回车票和2晚的住宿费用,这些花费基本与身上的装备价值相当了。 记者从中国田径协会官网上了解到,2011年国内一共举办过马拉松赛事22场,而2014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53场,参赛人数从2011年的40万上升到2014年近80万人。 “不仅马拉松,包括彩虹跑、主题跑等在内的路跑活动也都在不断增加”。在跑步运动火爆的同时,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为跑步人群中的重要部分。关键之道体育咨询高级咨询顾问赵宇表示,在这轮跑步热潮兴起的背后,一些传统意义上被认为专业运动在非专业化。 “关于运动本身的一些理念,获得了中产阶级的高度认同。运动从过往的竞争项目,上升到生活方式的高度。”他认为,跑步等运动参与难度低,首先成为适合消费能力较强的“有闲有钱”阶级参与的运动;同时随着这项运动更加“时尚化”,能够引发更大的参与意愿。 根据权威杂志《跑者世界》的一篇文章估算:一个美国跑友一生的花费由俭入奢分为14358美元、56942美元和212872美元。中国跑友也如法炮制,推出了中国版:节俭型要14100元,普通型243000元,土豪型要1101900元。
-----------------更多信息请关注安丘招聘网www.qlmzp.com
服务热线
18863636354